大宝法王
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二只鹿,一条狗无法同时口咬两只麝,两头针无法缝纫,一脚往前,一脚往后,终将无法抵达终点,同样,此生和来生无法同时完成,后世的日子是更加重要的,因此应该要切实地修持佛法。
真实地忆念死亡,就会像是肉食动物对于眼前的草堆一样,对任何事物都不生贪执。真正厌离了轮回痛苦,就会不断生起“一切皆无实义”的想法。这个时候,由于自心彻底厌离对于今生前途的眷恋,会具有跟其他人截然不同的观念。看到那些为了今生福祉而汲汲营营的人们,会觉得“真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的疑问。
这里可以看到谈到两个部分:一个是佛法,也就是出世间法:一个是世间法。这里内文强调,当你一心一意只想今生福祉的话,今生短暂的快乐利益的话,所做的一切就叫“世间法”;如果你的心想的是长远、究竟的长久安乐,例如佛的果位或来世的话,就叫“出世间法”。当然对这两种法有其他不同解释,但在这里可以如此理解。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两者的动机截然不同,甚至互相违悖,一个强调今生,一个强调来世或究竟的佛果,这两者无法同时完成。因为世间法专注在今天,没想到后世,一个只顾今生的人会不顾一切造许多恶,所以得到三恶道的果报;出世间法想的是后世的,一心想行善,得到的是人天善果,或究竟利益跟果位,所以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就像这里的比喻,一支箭无法同时射中两只鹿,我们总希望今生跟来世可以同时得成,的确心里也会觉得:这两个一定是违背的吗?我们今生的确也会需要衣、食等等物质生活不是吗?但这里的“今生”指的是你只汲汲营营于今生,一心只有这些,一旦你这样想的时候,跟出世间法必定是相违背的。
这里还做了一个比喻,一脚往前踏,一脚往后退,两只脚往反方向拉扯是一定无法行动的。就像我们一心想修持的话,但又觉得世间的事很重要,这样的话就会卡在中间,进退两难。

摘自菩提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