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一个幸福的人,会时常引起人家的嫉妒。如果你常常很诚心地分享你的幸福给他人看,比方说你先生对你多好,或者说你觉得你的小孩子多乖,或许你是诚心分享,且一点都没有爱表现的那种心态,但是你已经造成别人的痛苦了,因为别人会很不满,因为这世界大部分都是痛苦的人。除了菩萨及 很有慈悲心的人以外,大部分人都见不得别人好。所以当你说出你的快乐给他人听,事实上你对别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为你的体谅心疏忽了。
如果你明明知道对方刚离婚,你就对她讲自己的丈夫多好;明知道对方处在沙漠快要渴死了,你就对他讲自己喝的水有多甘甜,你故意要秀出你的幸福来炫耀的时候,这就不是疏忽,而是造业。因为你准备刺激人家来嫉妒你,或激起人家来对付你、修理你。这是你慈悲心不够所造成的。
如果一个人造成他人的不快乐,他的起心动念都具足破坏性。他的心情就会开始苦闷、忧郁,觉得人生很无趣、很空虚,觉得人生活得很没有味道。因为他给人家制造痛苦的时候,痛苦也在急速地回到他身上了,因果报应已经从他心里先开始了。
因为内在莫名其妙非常不快乐,他就需要去寻找快乐。所以他把自己每天放松的方式安排的满满的,去旅行,去享受美食,每个过程都很精密地规划,绝对不能错过任何一个景点,或任何一个有美食的地方。看起来在享乐,事实上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受苦。为什么要求充实?因为内在非常的空虚。诸位道友,这是不是一个恶报的开始呢?
所以,当我们造成别人不快乐,或者痛苦的时候,我们的不快乐会随着我们的故意或过失强度递增。
这世界充满了不快乐的人,都是空虚的人,所以一天到晚要用充实来填满自己的生命,往外去追求快乐,我们扪心自问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我们的空虚强度很强,代表非常的不快乐。但是对于我们不快乐的来源,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在有意无意之间,造成别人的不快乐或痛苦?
炫耀自己,这会引来人天和鬼神嫉妒,想着法子来破坏你炫耀的地方。炫耀什么,就容易失去什么。
也许你会说:炫耀也是诚实的,又没有夸张,为什么不可以?
然而,因为你用自己的骄傲,伤害了别人心中的骄傲。别人被你伤了,还会对你好吗?
炫耀漂亮,就要小心以后漂亮被破坏;炫耀有钱,就要小心以后富有被破坏;炫耀成绩好,就要小心以后考不上;炫耀自家小孩如何,这个千万不要!你得给小孩子少树敌,让人天鬼神不要嫉妒他,而是护持他才对的。炫耀什么,就要小心将来失落的地方在这里;
法师的比喻是这样的:你有了宝珠,你到处给人看,魔就特别想破坏你的宝珠。
又比如法师常常讲,什么情况下会毁坏自己的功德呢?炫耀自己功德,炫耀自己的修行,炫耀自己得到的好福分。
我有时也犯这个毛病,但我知道不对,就放在心里打转,总之不发出来。
儒家说:一个人的祸福,要看他谦虚还是骄傲。不要随便说未成之事、计划之事。曾有位师父告诉我——因果,说了就变。和人间的恩怨一样,说破因果,会变本加厉,或者遭遇报复。还没做完毕的,说穿了是个忌讳。密宗善知识就劝人不要随便说未成之事、计划之事,这也算隐私。除非做成了、痊愈了、化解了,可以适当说一些,而且隐姓埋名。
宣化上人说——
佛曾说过:‘狂性顿歇,歇即菩提。’这是楞严经里面讲的,意即说你这个狂妄自大的心、你这个好高骛远的心,你那种看不起人的心哪!那种只知道我是最聪明的人,只知道我比谁都好。
比如有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你看他怎样说:‘啊!我真美丽呀!’你看,这个执著多大呀!如果你把这种执著,这个狂心歇止了,便即刻得到菩提。
什么是菩提?——就是觉道、就是开悟,开悟就离成佛不远了,因此,你能把狂心休息了,这便是你的好去处。
原文连接:菩提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