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要真正普及电车,看来,是天方夜谭。
现有大厦够不够电,已是一个问题;本身不够电要加大的话,又要业主立案法团批,又是一个程序问题;就假设会批,那么,工程本身,又是一个问题;之后还要和电力公司申请加电⋯⋯ 只是新增一个快充桩,就已经要牵涉这么多方面,再加上成本考虑,或许,这就是充电桩到现在还是那么少的原因吧。
当然,你可以说,是中充、快充才这么麻烦,慢充便可;没意思的。充电不同入油,充电是要更多时间的;所以,按照香港人的生活节奏和步伐,充电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
行400公里之后就要充一晚电,而充电位还要和人抢,谁还想用电车?行400公里充2小时,虽然也是要等、要排队、或要预约,但整体用时短很多,这还是“尚可接受”。也还是尚可接受。相比起入油15分钟左右便可以,充电在时间上的确没有优势。
而现在就是充电桩不足,快充少,用家难以有效率地充电,电车的普及在香港才那麽慢。当然,电池的续航能力、成本效益问题等,也是却步的原因之一。
但这些问题,始终都不够电桩少棘手 — 从电流大小就已经可以看到,充电桩的架设困难。而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很影响电车在香港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