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是的,我从来都不相信有用爱发电这回事。在联盟里边,承(4),就连我也不是完全的用爱发电,我也怎能预期和要求大家也会用爱发电呢?

还是有的,在武汉高校车圈里,我知道谁是真正的用爱为他的车协、为他的联盟发电;但是,人数太少了。武汉高校车圈需要更多。

如果在会用爱发电这一部份人当中,再仔细划分的话,又可以分为有心有力和有心无力两类。这样一分,真正能帮助到他们的车协或联盟的人,就更少了。

这个是车圈和个人两者各自需求的冲突:车圈需要人来建设,但人本身,并没有需要建设车圈的必要。绝大部分在车圈玩的人,他们在车圈的需求,只是希望从中得到快乐。

而作为联盟的管理层,和车圈氛围的推动者,我必须要想办法解决这个冲突;而我的做法,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来向大家强调,玩联盟、玩车协,对于发展自己的价值。我必须要让联盟展示到它的存在,和人们对它的维系,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

只有成功的把联盟、车协发展和个人发展联系起来,联盟和车协,才能够得到个人的重视:我本身就不想做这么多,又没有工资,你凭什么要我为联盟做这么多?给我一个能够说服到我的理由?

而如果你有看过(4)的话,你就会知道,我是我利用我自己,来向大家证明,玩车协、玩联盟,是对个人的发展有利的。虽然联盟和车协,都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组织;它们却完完全全可以成为你在真正进入社会之前的一个小锻炼。

就以“如何在你的社交圈子里发挥你的影响力”这一个人生课题来说,这个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希望能达到的目标;却有很多人穷其毕生的精力,都不得门而入,最后落得一句“时不与我”的感叹。我才二十三岁,我的人生阅历尚浅,对于这一方面,当然,我仍然在探索之中;我也不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我已经成功地在这个武汉高校车圈里,发挥了我的影响力,因为人外有人;但是,至少,通过联盟和车协,我得到了一个可以令我小试牛刀的机会。联盟和车协,令我得以在武汉高校车圈里学习如何发挥我的影响力;而这短短两年的尝试,我可以很自豪的说,这个绝对是我将来在别的领域里,寻求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的踏脚石。

(7)

人要互相促进,双方才会有所成长。就好像骑车一样,要一起团练,在互相拉扯之中,自己才会越来越快。这就是(5)背后要带出的重点:我和万聪,是互相成就的。我帮万聪发展联盟,我成就了他的想法;在我们的合作里面,他也用他的做法,来刹停我某些比较进取的想法,让我重新思考和反思。

对于我而言,承(6),联盟也好、车协也好,虽然我是中兴两者的人,但是,这两者的未来,终究不是我所能左右的。我总有离开的一天。因此,我所重视的,是我在玩联盟和车协的过程中,如何能训练自己的思考和协调能力。我尽我所能,去把两者建设到最好;但是,无论如何,我在建设联盟的过程中,总会有思考和落实上的盲点。万聪对我的帮助,就是他在协助修正我的思考这一方面。

联盟是一个名义上有1351人的大组织(2019-2020年);如何尽可能的调动这其中里面的人,去实现各大车协的共同繁荣,是每一届的管理层都必须要面对的事。

承(2)、(4)、(5)、(6),我的药方就是:鼓励个人通过共同建设武汉高校车圈,实现对个人、车协、联盟、车圈四者的共同成就。
期望通过(4)、(5)、(6),让个人意识到玩联盟和车协对于个人的价值,促使他们参与联盟的管理事务;
期望通过(2),让车协管理层意识到玩联盟对于车协的价值,促使他们多派代表参与联盟的运作。

无论车协也好、联盟也好、车圈也好、甚至武汉高校联队也好,它们四者的核心,都是人。确保吸引到人来参与和维持四者,就是能确保四者在未来都能够继续发展。

这个情景,我很有幸能碰上;但是未来还会不会有呢?我不知道。

(用爱发电对于组织来说,并不是必然。因此,在没有工资的情况下,组织必须要找到一个办法/策略,去吸引一代代的人来为组织办事。我只想到“玩学生组织可以帮助个人发展”这一点;或许,你们会有比我更好的理由?)

本文初次发布于联盟官Q https://user.qzone.qq.com/2394748687/blog/1608272387

支持 Kilian,Share 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