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认为,车协在这个阶段,根本就不具备自己独自出活动的能力。与其自己一个出活动,不如和别人一起合办,或许,阵容看起来大一些,让新会员看到车协搞活动的规模,会令他们觉得,车协是值得留下来继续玩的社团。

摘桔子活动这个主意,其实也是阎立威给我说的:那个时候还是九月,在SJ,他跟我说,车协在10月左右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活动,二十多人参加,很浩大。桔子就是在10月11月左右时令,大家就骑过去摘,摘完也就一天了。到了10月初,打听到别的车协(记得是财大)先搞了,效果还不错,我就下定决心,我们也搞一场。就是我觉得车协没有单独出活动的实力,所以,一开始,我是在打听,有哪一家车协也打算在最近搞这个活动,我就蹭。

最后是联系到地大车协的。还喊了张桂铭出来……其实那个时候,地大来说,我就只认识他。他已经是研究生了,但是他仍然帮我去安排,穿针引线……所以我也是托了他的福,这个活动才搞得成……

我记得在那个时候,我还问了自己法院的妹子:最后来了一个。活动前一天,我特意花时间去教她上下29寸的山地。她会骑车,但是她没骑过那么大的自行车。上车下车对她来说,是一个需要额外花时间适应的过程。

那天,当然也是很早就出发。九点多,十点就约好了一齐走(具体在哪忘了)﹐然后一齐沿着民族大道走。我很记得是民族大道:因为我记得桂铭教我带队的那一刻:他跟我说,凡带队或者是押尾,都要特意的骑在行车道的外侧,然后喊所有的参加者骑车的时候,不能比自己骑得更外……这个是出于保护参加者安全的考虑。他教我的那一幕,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那一天,我其实是不懂路的。从阳光大道到果圃的那一段。自己车协的,问我怎么走,我就说,跟大队呗!当然后来我是知道怎么走的,但是,那一天,我几乎就把桂铭当成这个活动真正的领队(事实上他就是哈哈哈)!

到了,问了价钱,17元一位随便吃,带走另计,既然那么便宜,就肯定都行。但是,我那天还是有点尴尬。所有人都穿平底鞋来;只有我一个是穿锁鞋。那进田去摘就有点麻烦了。我最后当然是没管;穿锁鞋进田就穿锁鞋进田呗,其实感觉又不差多少,人平衡是完全没问题的。当然,走得有点慢。这不是问题啊!

当大家快吃完的时候,就开始玩扔果皮,是的!吃完的果皮,既然都是直接丢回田作肥,那在作肥之前,也是可以再“利用”一下的啊!就这样扔了一会,大家开始也累了,那就一起拍合照。在田里面拍。其实,本来大家在扔桔皮的时候,也已经不停的在拍照了,拍个合照,补个数,大家也好回去交代啊。就这样摘著扔著,慢慢有些人觉得够了,就出田到旁边休息一下。

我记得到走的时候,其实才一点左右;在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尴尬的。我知道大家都肚饿了;但是,在这个地方,要找一家菜馆可以招待我们,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要紧的是,我们一行人,其实对附近有什么好吃的都不太熟!桂铭只记得,纺大旁边有一家他吃过觉得还可以的。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出发咯。从果圃到菜馆,这样一大队人,也花了一个小时才顺利到达。

这个旅程是第一个实际上我亲自带队的活动。这次活动的举办,以及事后的反馈,促使我落实今届车协的第一个政策:加强与其他高校车协的联系,并通过车协之间的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数个车协一起搞活动,协调磋商的时间是相应增加了,举办活动的自由度是有所降低,但是,当我看到两家车协的参加者在摘完桔子以后,私下还开始有所交流,我就觉得,这个是值得的。

支持 Kilian,Share 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