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离上一则学易心得的发布已经有两年多了;在这两年多,更多的是反复验证和实践自己所发现和归纳的。至少,在解卦方面,经过此两年的探索,已发现原先提出的“当位优先论”还不究竟:当初以当不当位作为解卦的首重,只是考虑到其相对其他解卦原则而言,较无争议、而且原则较为明确和更普适而已。然而,此猜想到目前而言,尚未论证到和数字卦本身,有很强的关连。也就是说,从当不当位出发解读卦象,还只流於哲学的阴阳层面,尚未能论证当位本身和6、7、8、9有很大的关连。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但以当不当位作为出发点,在解卦方面,仍然有无可取代的优势;与承乘比应等其他解卦原则相比,当位概念是最直观的,最容易和现实联系起来的。首先,对爻象本身而言,当位者吉,失位者凶,非常明确,历代对此也较无争议。其次,在与现实的关连程度而言,爻当位与否,几近可与现实的地位和身份相通。正如孔子所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现实里,很多时候,你的地位,你的身份,才是你成事的关键。德不配位,最后多是徒劳无功。而当不当位,正正就是能够辅助自己透过卦象认清自己在现实中的位置,从而帮助自己在现实中进退有序。
玖
当你以当不当位来解读卦象时,或保守一点说,当你找到解卦的锚点时,再加上《周易正义》对谦卦卦辞的疏,对卦象的解读,便会容易得多。
诸卦言吉者,其义有嫌者,爻兼善恶也。若行事有善,则吉乃随之。若行事有恶,则不得其吉。诸称吉者,嫌其不吉,故称吉也。
《周易正义 · 谦》
孔颖达说“嫌其不吉”才“称吉”,又说“爻兼善恶”,就可以知道,爻辞本身,严格而言,与所筮之事毫无关系。有时,的确是可以直接以爻辞推导出所筮之事的吉凶和发展走向;这只可以说,是爻辞本身刚好能形容现实而已。原则上,这是跳步。不然,你以前怎么会经常解不出卦?
先不说别的,即承乘比应、卦辞之类,先把较无争议的爻位吉凶、爻辞吉凶和现实三者给合起来,就已经可以构建起解卦的框架和解读方向了:设若当位,而爻辞却凶,那麽,在现实就赶紧煞停会凶的做法,把爻辞当作警惕。如此在现实也能躲过危险;而若失位,但爻辞吉的话,就仔细分析现实,看看哪里做得不妥当,尝试在现实按著爻辞吉的条件,用合适的身份,作出恰当而不踰越的举措。这样解卦和判断未来的话,你会发现,几乎没有解不到的卦,和判断不准的情况。
解卦确确实实是有套路的。
拾
解卦有套路,问卦也有要求。原则上,自己影响不了,没有话语权的事,最好别筮问;除非你的易学修为,真的到了像郭璞能玩射覆、像邵康节玩梅花易的程度。他们能客观解卦,以卦解卦、以事论卦、以律论卦,并超然在卦象之外;你又可不可以?
当你还是只想着自己如何趋吉避凶的话,当你还未能跳脱“自我”这枷锁,建议别学他们。否则,你解的卦也不会准。更何况自己目前还未能好好解读筮给自己的卦。
问卦是有要求的。你能不能在该筮问中得到有用的讯息,在于该筮问与你目前所掌握的关连程度有多少。简言之,要直接问;还是最好能从关连自己的角度去问,从合乎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角度问。举一例,即与其问“李家超当选对香港的影响”,倒不如问“自己如何能把握李家超治下的香港所带来的机遇”。这样直接问的话,既方便自己在现实制定行动计划,也方便自己在解卦时掌握最多有用的讯息。因为,若你是问对香港的影响的时候,解卦准确与否所取决的,就是你对于香港的认知。这对于香港的升斗市民来说,要求太高了:就算你生于香港,长于香港,香港政制的运行,内部利益团体间的博奕,以你目前的身份和地位,你又清楚多少?就算你真的清楚,这样问的话,你又想获得一个什么的答案?这个答案,又能帮助你什么?如果你问的初衷,纯粹只是想知道的话,那就大可不必。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没有对现实的深刻认知,你也无办法从卦中取得多少有用的资讯。
还是那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为“位”,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了你能掌握的讯息量。如果你本身地位低的话,接收的讯息少,在一些大筮问的解读方面,往往会力不从心。你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讯解卦。
只有从合乎身份和地位的角度去筮问,你才能确保你能在掌握最多有用背景资料的情况下解卦。知多少,就问多少,这样解的卦才会准。你问卦,无非也是求助;而你踏实的不问,近你的水泡不捉,却要问一些虚妄不着边际的,妄想要伸手捉一个离你十万九千七尺远的水泡,那问来也没意思。这样挑水泡的话,不浸死才奇怪!所以,要解卦准,除了要知道解卦的套路之外,还要问得踏实。只有踏实的问,也才能在卦象中,提炼出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在现实中,获取你的影响力、主动权和话语权。否则,若你连解卦时要用到的各种背景资料都欠奉,都不全面,在卦象都无法有效对应现实的情况下,你解的卦还有参考价值吗?这是浪费时间!
真的。学易那麽多年了,我发现,解得准,很多时,也不及问得好。
拾壹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论语 · 宪问》中,曾子亦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可见“思不出其位”,是多么重要。无论是易经本身也好,先儒也好,都提倡做人要踏实、贴地,思想不能过于跳脱。以前会觉得,这是鼓励因循守旧;但学易日深,以及人生经验日渐丰富,我发现,这句话确实有它的价值。首先,就现实而言,它告诫了我,不要浪费时间去做一些不合身份和地位的事。
其次,它也启发了我关于创新的界限:创新并不等于天马行空。创新也是有锚点的。创新,除了要呼应现实之外,其成败,很大程度上,也看创新者的地位和身份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