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
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
就二十四行頌中,初一行半略辯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
謂外問言:「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舉頌詶答,
頌曰: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者,由前頌文略標三能變,今廣明三變相。且初能變其相云何?
頌曰:
「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
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瀑流,阿羅漢位捨。」
已說初能變,第二能變其相云何?
頌曰: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
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云何?
頌曰: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皆三受相應。
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
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惛沈、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云何應知現起分位?
頌曰:
「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
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
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
頌曰: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
頌曰: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
頌曰: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
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
頌曰:
「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
頌曰: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
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者,論曰:「如是所成唯識性、相,誰依幾位?如何悟入?」
謂具大乘二種種性:
一、本性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
二、謂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等熏習所成。
具此二性方能悟入。
何謂五位?
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依識性、相能深信解。其相云何?
頌曰: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在通達位如實通達。其相云何?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修習位中如實見理,數數修習。其相云何?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
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其相云何?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