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學會生活,因為佛法,並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時時處處,吃飯穿衣,行往坐臥,舉目揚眉之間。

馬祖道禪師說:善惡事上不滯,即是修行。也就是於一切善惡、好壞、是非、得失當中,我們的心能夠平和自在,如如不動,不受擾亂,就是禪的修行。

所以,許多人學佛,以為是加法,從而不斷地向外馳求,想證個什麼,得個什麼,修個什麼,結果徒勞辛苦,一無所得。

然而事實上,學佛是減法,得先認認真真地對著自己,把自己心中許多讓自己苦的東西,拿開它。苦因即去,其苦必去,苦其去也,樂何必尋?不求自至,不修自得,不證自明。

所以六祖大師說:於彼相中,不生憎愛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淡泊,名一相三昧。禪的解脫不是向外的,而是向內的。

不是離開生活的,而是讓我們去改變對生活的態度;不是讓我們拋棄工作、學習、責任和義務,而是讓我們於工作、學習、責任和義務當中。

心不失衡、不迷惑、不怨嘆、不計較;不是讓我們沒有感情,而是讓我們的情,變成大情,這情能融納到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大慈悲。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往往為了自己,哪怕是為了修行、學佛、行善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痛苦,讓人生舉步維艱。其實,我們往往只顧著向前跑,卻忘了學會退步。

只一心想著成佛,卻沒想到還須做人;只知道積功累德,卻忽略了打掃自心。我們的眼光,始終沒有找到修學的焦點,不在別處,只在於自心。

所以,雖然是修行、學佛、行善,我們依然是迷惑、痛苦的。心,是痛苦之本,也是自在安樂之本。既然我們的心,可以讓我們痛苦,讓我們迷惑。

同樣的也可以讓我們解脫、自在,所以,當我們把修行投向自心的時候,生活將灑滿陽光,淨善如水,山花爛漫。

原文連接:藏傳佛教二三事

支持 Kilian,Share 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