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自焚前數年,西伯已蠢蠢欲動,兼併鄰國。祖伊見此,亦曾勸諫紂王,望王有所警惕;然紂王無動於衷。而殷,亦隨後滅亡。對紂王的無動於衷,《翦商》在第468頁,曾指出「這是後世人難以理解」的地方;現作此批注,試圖解釋。
紂王的無動於衷,或可從八原因解構:
周人的表面忠誠
《翦商》第312、313、319、320頁已講明姬周族在周原立足安居之後,作為代價,是需要為殷商捕獵人牲,履行供應祭品給商王的義務。另一方面,在紂王時期,貴族本身,也有機會成為祭品(第436頁);結合前者兩點分析,紂王的「視若無睹」,反過來,或許可以說,這本身就是一種默許。某程度上,他需要周人「兼併」;周族的「兼併」,正好能為自己供應人牲,特別是價值較高的,本身就是侯國貴族的人牲。這類人牲,商人非常重視:因為,他們相信,以異族或侯國首領作祭品,更能取悅先公先王。 (第346頁)而周人應是一直能履行此義務,一直都表現著對殷商的表面忠誠,直到在牧野開戰之前;紂王或因此容忍周族所為。(第341頁)紂王的無動於衷,或可循此方面理解。
周人「征討」有理
《史記‧周本紀》記載紂王授西伯西土征伐之權。《翦商》在第437頁則駁斥了司馬遷的「征伐」二字,認為「這實乃後世的一種道德敍事,並不符合當時的規則」;然而,觀「征伐」二字,可知西伯的「兼併」,是有其「合法性」的。
從「征伐」二字可推導出,西伯所「兼併」的,應都是紂王不喜歡的侯國;周人既然能代紂王消滅這些侯國,並向紂王獻俘,為紂王供應充足的人牲和替紂王出氣,紂王的「無動於衷」,自然合情合理。
現實祭祀的需要
不夠人牲,或人牲不夠高級的話,祭祀也就辦不下去。殷商後期,周祭制度確立,商王為了取悅先公先王,自然需要大量人牲;而紂王又喜好殺貴族獻祭,(第347頁)因此,結合以上兩點分析,他必須要想辦法俘虜更多異國貴族作人牲。由此,就可以推導出紂王無動於衷的原因:他希望能借周族人得到更多價值更高的人牲。因為,周族是他得以維繫周祭制度的保證。只要周族能繼續為他提供人牲,可預見的是,他甚至會希望「兼併」能繼續下去。
紂王重用夷人
紂王重用費中、蜚廉和惡來父子,導致諸侯對紂王更加疏遠。(第468頁)紂王和諸侯關係緊張,互不順眼,自然無視祖伊對他的警告。
紂王嗜酒,荒廢朝政
《翦商》第468頁講述《帝王世紀》的一則野史式記錄:紂王在縱酒狂歡後,連當日干支都不知道;可見他當時或不清楚政局發展,因此無動於衷。
諸侯的隱忍和暗地支持
諸侯和紂王關係緊張,在紂王面前掩飾周族的圖謀,也合情理。(第469頁)或紂王因而無動於衷。
紂王的自信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紂王肯定是覺得,只有天才能收他;他認為周族沒有收他的資格,因此,便不擔心周族的威脅。
他的自信,正正就是來自商人的宗教觀念:商人認為,歷代商王死後會升到天上,與上帝同在,並一直監護和保佑著自己的子孫;所以,紂王並不擔心周族的「叛亂」:他認為,自己正受先王庇佑。更何況商人亦同時認為,神界秩序是與人間秩序一致:換言之,就算死後升天,天界的貴族,仍然要服從殷商先王;倘若現世貴族違逆商王,就算有保佑子孫的天職,都要大義滅親。(第183頁)既然紂王相信異族先祖會大義滅親保護自己,那麽,他的無動於衷,就容易解釋了。或者,紂王真的是這樣想:上天自會收周;收周一事,紂王我,就等上天安排;現在我要做的,就是要令每一次祭祀都盡善盡美,這樣上天、先公先王才會開心;上天受我感動的話,自然就會降罪於周!
受卜辭影響
在冊封周方伯之前,紂王曾占卜兩次,占問是否應當典冊周方伯;其結果是,兩次都說自己「受有佑」;換言之,就是非常吉利。(第438、439頁)那紂王還會認為周族的「征伐」會對己不利?
啟發
這些從《翦商》提煉出來的原因,倘若皆是史實,則周易「當位者吉」、以及「剛柔相應為吉」兩者,可算是找到其史實支持:周人能夠巧妙地運用其在殷商的身份,掩飾其翦商意圖,這正正是「當位者吉」的體現;
而「剛柔相應者吉」的體現,竊以為是體現在紂王和西伯君臣之應的史實:西伯清楚,只要他能滿足紂王對他的要求(定期貢獻一定數量的人牲),他的一切行動,都能合理辯解。這正正就是吉的體現。
當然,果真如此的話,「當位」和「剛柔相應」兩者在解卦方面的權重,就要大大增加。畢竟,周易在此時,還未真正成書;卻已先有這兩概念了,可見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