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護城河理論」,是他很核心的一個投資概念。「護城河理論」共有四個要素,其中一個核心要素就是「網絡效應」:

先說簡要一下護城河理論,即:是一種企業建立起來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可以保護自己比較長期地抵抗住競爭對手的進攻,所以也就能源源不斷地獲取利潤。簡單講,護城河就是一家企業擁有其他企業難以複製的優勢,別人很難拿走,於是市場上的錢都讓你掙了。

比起定義一個概念是什麼,弄清楚它不是什麼往往更重要。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里,有單獨的一章叫做「什麼是『假』護城河」,也就是「什麼不是護城河」,裡面開頭第一句話就說:「在我的經驗里,最常見的假的護城河就是:優質的產品、巨大的市場份額、高效的執行能力和很強的管理團隊。」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護城河」呢?是以下四種東西:

一、企業的無形資產:比如品牌、專利,或者進入某個行業的准入許可等等。
二、高客戶轉換成本:用戶放棄你的產品轉投他人的成本非常高。
三、成本優勢:通過各種方式,你可以持續地低於競爭對手的價格出售你的產品或服務
四、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用戶越多,價值越大

網絡效應也稱網絡外部性或需求方規模經濟、需求方的範圍經濟(與生產方面的規模經濟相對應), 是指產品價值隨著購買這種產品及其兼容產品的消費者的數量增加而不斷增加。

簡單說「網絡效應」的本質是,如果有一種產品或者服務,它隨著每一個用戶人數的增加,自己本身的價值也會提高,那麼這個產品或者服務就叫有「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好的產品有很多,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微博和Twitter——在微博和Twitter里,每增加一個用戶,你可以關注的人、可以收看的內容都會增加,而且這種增加是指數級的,這就是很好的「網絡效應」的產品。

貨幣具有網絡效應,沒人愛用、沒人接受的貨幣沒有價值,願意接受的人、願意使用的人、流通量越大的貨幣,它的價值就越大。

電腦的操作系統,也具有網絡效應,使用同一種操作系統的用戶越多,這種操作系統地價值就越大,越集聚價值越高。

彼得·蒂爾創立的PayPal公司就是一家非常仰仗於網絡效應的企業。因為想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轉賬和支付,一定需要很多的用戶,這個網絡才成立。每進來一個用戶,整個支付網絡的價值本身也會提高一點,所以PayPal在創業初期燒了非常多的錢補貼用戶,以及使用各種「增長黑客」的方法來獲取新用戶,都是建立在這個」盡快創立網絡效應「的理念上。

這也是風險投資機構偏好喜歡的,第一類是企業邊際成本趨向於零的公司,第二類是——有「網絡效應」的公司。

什麼不是「網絡效應」

第一個:口碑

有時候,有些產品在宣傳自己的商業價值時說:當越多人使用我的產品,就會吸引更多的人使用我們的產品。例如KFC,就不是一個具有「網絡效應」的公司。因為多一個人去KFC吃飯,並不能天然的讓肯德基的炸雞變得更好。如果太多人擠進同一家店,用餐體驗會下降。如果很多人去吃KFC,帶動更多人去吃,這個現象叫「口碑」。

第二個:病毒性

微信紅包,如果一個用戶邀請另外一個用戶,就會獲得10塊錢,所以產品就會像病毒傳播一樣,迅速擴張到更大範圍。

第三個:規模經濟效應

越多用戶使用我們的產品,我們就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來提供我們的產品或服務,從而使得更多的人可以負擔起我們的東西。於是我們也就有了更多的客戶。例如沃爾瑪,因為規模大,顧客多,所以可以極低的成本價採購商品。

作者:勤快絲瓜
鏈接:https://xueqiu.com/5716023041/110645601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支持 Kilian,Share 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