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各幻燈片的主標題,都係出自易經象傳:我認為,易經象傳,是整本易經中最為淺白的,也就是最適合用作個人脩身的經文,因此,很自然的,也成為我的座右銘。且釋論之:
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
這個是老掉牙的名言警語,大概接觸易經的人,在他開始認識和探索易經的時候也已經讀過此句,在此不贅字面意思;
而這一句給我的思考是,綜合各爻爻辭,特別是初九明言「勿用」、九二、九五明言「利見大人」、九三明言「夕惕若,厲無咎」,背後所言的,均是「自強不息」:要自強不息,才能破「勿用」之厄、才能令自己所拜謁的「大人」在他的心目中留下印象,和認可自己,願意給自己機會、才能擺脫九三之「厲」。乾為純陽,為至動,至須動之時,該動則動,以動來解己之厄、濟己之困。九四「或躍在淵」或動而有悔,但自己如臨在淵,豈能不動?不過,九四之動,心態上必須端正,非為他而動,是為自強而動,如此而動,方得「無咎」。上九「亢龍有悔」,傳統解法為躁動,過猶不及,因而有悔;如果要配合大象來解䆁,並加以延伸爻義的話,則自強不息四字,仍為濟險之唯一辦法。與九四相似,乾卦為處動之時,到了上九,你不得不繼續動,時勢決定你仍然要、你必須要繼續動。是有所悔恨,但是事已如此,只能展望將來,提醒自己要繼續自強不息,汲取今次的教訓,以今日之悔自強,防止將來重蹈覆轍,另造新悔。
試論「乾之夬」
乾之夬,亢龍有悔,孔子在《文言》就已經講得很清楚:
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周易‧乾‧文言》
一言以蔽之,亢龍有悔,脫離現實也。
乾為陽剛之氣,上下皆乾,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套用到人身上,體力是充足的、能力是具備的。但是時勢不對,客觀環境跟不上個人的步伐,也可以說,走得太前了。
乾之夬,就人而言,已處極位,不會有在下者質疑自己的能力;但是不質疑是一回事,會不會按照你的意思去做是另一回事。易經最講感應道交,正如兩爻相應者,爻辭也多言吉;回到人事,你希望能與下屬感應道交,但是,下屬又是否希望和你感應道交?更進一步的說,哪怕他們想與你感應道交,但他們又有沒有能力與你感應道交?所有事情都是雙向的,要有感應、要有道交,雙方有意向不止,還要有能力。也正如一份合同的生效,也是建基於雙方合意一致、意思表示真實,以及雙方均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下屬不按照自己的意思而行,可以是有心無力,或許更多的情況是,無心無力,他根本就不想這樣做。又或者,他們可以繞過你而得到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以上所述的情況,都不是針對個人能力上的,所以與個人能力無關;這些應歸類為時勢上的。
從客觀的角度看,處於極位而又無下屬跟隨、和應的人是脫離現實,甚至可以說成離棄民眾;他以為他在帶領民眾,引領潮流,殊不知他走得太前,民眾不了解他、不明白他,也就不跟他了,剩下他孤伶伶一個在前面!這個就是孔子「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的意思!而從上九本身的角度來說,則是認為無人跟得上他,徒自嗟嘆曲高和寡。
這的確是難免有所悔恨:自己一心一意為民,卻得不到他們的和應,大有「我心向明月,明月照坑渠」之感,在沒有得到多少回報之餘,當中還要付出不少的代價和機會成本,早知就不在這裡浪費心神和時間了!
然而,冷靜之後,這個悔恨的原因也不難分析:就是這躁動、揠苗助長的動,是客觀環境/時勢所跟不上/不容許的,而這種知而不可為而為之的「亢」,玩到最後,很難不悔。講到底,皆因脫離現實。
其實,從上九一爻,可以看到,自強不息四字,除了有鼓勵,也有告誡的意思:自強不息,是一種持續成長的狀態。一般的說法是偏重於鼓勵方面,而我的思考是,尚有告誡方面:要保持這種狀態,寧願細水長流式一步一步穩步前進、拾級而上、穩紥穩打、緊貼現實,也不要自以為是、自恃其才,亢進、揠苗助長,要與環境協調,齊驅並進。不然,走得太前,脫了節,不免要停下來亡羊補牢,不免會有所悔恨。因為走得太快而停下來,亂了步伐,又算什麽「不息」?
寫到這裡,我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地方:亢者不強。是強的話,就應該懂得收放自如,哪有不知步伐,一味向前的道理?
但願我能在人生路上自強不息,與時俱行,收放自如。
積小高大
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周易‧升‧象》
永終知敝
澤上有雷,歸妹;君子以永終知敝。
《周易‧歸妹‧象》
恐懼脩省
洊雷,震;君子以恐懼脩省。
《周易‧震‧象》
教思無窮
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无窮,容保民无疆。
《周易‧臨‧象》
教思無窮四字,按一般及傳統意思解,為「無窮盡、無有疲倦地教導人民,從中引領自己和他們深入思考」。
以懿文德
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周易‧小畜‧象》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周易‧益‧象》
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周易‧大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