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怕搬我自己的數據出來,反正也清楚自己還是一個菜逼;但是,我想,如果我能夠以我的經歷,啓發到一些人,從而幫助到一些人變成大佬,或者,能夠拋磚引玉,
這仍不失為一件美事。
你可以看到,由mftp 200w 到 240w,2020年,我是花了7個月的時間,由5月到11月;但是,到了今年2021年,同樣地由 200w 到 240w,我只花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
用的,是同一套軟件、同一部騎行台、同一款心率計、同一個踏頻器。
而2020年12月至2021年2月這大概三個月中,我是一點訓練都沒有,我摔了車,要休養–看數據,你也看到我這三個月沒訓練,基本上就是打回原形。
而你也看到我這大半個月來訓練量也少得可憐,完全不能和上年作比較⋯所以,說我本身有底子,要恢復起來也快一些,也不能完全成立;因為,在訓練量根本就不能與上年相比的情況下,我卻用了比上年快了足足半年的時間,來達到同一個水平,這就已經不完全在於有沒有根基本身⋯更何況,我的根基本身是很弱的,我很清楚⋯唯一可以說明的,就是這是有方法的。
方法在呼吸。
就是你要盡可能確保自己每一次都吸到盡可能多的氧:這個也不只是光腹式呼吸那麼簡單,還要確保胸式呼吸同時進行。腹式呼吸是確保你每次都是深呼吸,而胸式,則確保你呼吸的效率。
已經驗證過很多次:在騎行時,在沒有胸式呼吸,也就是吸氣的時候,胸基本上不會向前/向上擴展的情況下,強行加快腹式呼吸的節奏和頻率,只會令自己作嘔。另一邊廂,光進行胸式呼吸,而不摻合腹式呼吸的話,心率會上升的很快,氣也很快喘。大佬們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在騎行的時候,特別是需要持續大功率(4區或以上)輸出的時候,需要高速巡航的時候,要獲得最佳的呼吸效率,以及要保持著自己的呼吸節奏的時候,你沒有可能不是胸式和腹式呼吸並用–只有這樣,你才能確保你的腿,能支撐得更久。
話說,我也是到了現在,才發現這個道理:不是你的腿不夠力持續輸出大功率,而是你道氣跟不上。你氣跟不上,你腿就會累,你會有爆的感覺,你會放棄繼續撐下去。然而,如果你氣跟得上的話,你會發現,你的腿,原來,還可以多堅持一會。無論你踏頻是多少,也就算你用錯飛,你有氣,你跟得上,都不是問題。
所以,至少,對於我而言,騎行訓練,就是不斷優化我的呼吸效率,以及進一步拓展我身體的承受範圍:每一次騎行,我都要確保自己全身放鬆;特別是我頭腔、我的肩膀、以及我的腿,我要專注感受我下腹、羶中、胸腔在呼吸時的每一次擴展和收縮,每一次吸氣,我都要感受到我下腹鼓了起來、我的羶中穴是頂起來的、我的肋骨往了上舉、我的背肌是受胸腔擴大而有所舒展的、我的頭腔是充氧的、我的印堂是感受到有氣到達的;只有這樣,我才能確保我真的吸盡氧。同時,我也要確保,大小腿是始終放鬆:不放鬆,我根本無法感受到氧氣真的到達了腿部。而當以上該感覺到的,都感覺到之後,就要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讓身體能進一步適應增加了的強度。
口講容易做就難,是吧;不過,配合以上的呼吸方法,將胸式和腹式呼吸結合起來,再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你會發現,你會比以前感到容易得多。至起碼,就我而言,上年我要花大半年時間才能達到的,用了這個呼吸方法,我一個月也不用就達到了;訓練量少了很多,但功率仍然上升。
當然,我也清楚,如果我要更上一層樓,我就要繼續增加我的訓練量,這樣才能產生疊加效應,我的ftp才會繼續往上。不過,成功,除了不斷努力之外,還要有技巧的。
或許,很多大佬本身就知道這個方法,看到我這篇文章,會覺得我班門弄斧;見笑了。我也很希望各位大佬能不吝賜正,那麼我就不用走太多冤枉路了,哈哈。
祝大家都能通過騎車增強體質,身心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