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日子真的忘了,當時還未買碼表,沒軌跡,又不能憑相的建立日期得知;因為以下兩張相,我一直都沒有,還要到了上個月,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才拿回來的!)
緣起
入坑才一個月(或者尚未到一個月),詩朗就已經問我,想不想踩次長途?我當然說好的~
初生之犢不畏虎,那當然是什麽都願意去試試。更何況,當我聽到那個長途,是去鄂州–踩到別的城市啊!心裡就頓時興奮了。再何況,他又和我說,踩去鄂州這些團並不是經常有,錯過了,就不知道要再等多久了,我的心,就更加堅定了。
剛入坑時候,我誰都不認識,東湖綠道也是他帶我踩的;我也沒有能力自己另外找人陪我踩,所以,凡是他說他能帶我的,我都想去。不然,我還能夠找誰踩?
集合
我很記得到踩的那天,我和他碰面的情況;他約我早上七點在卓刀泉路和珞瑜路的十字路口等;我還是遲到的那位。因為我不熟路,我怕走錯;那個時候,沒有碼表,也沒有mount,GPS也因為手機是放後袋而用不著,就只能在地圖上認好路之後,邊走、邊停、邊確認,確認沒走錯方向了,才繼續走。然而,我也很記得,就那2-3公里的路程,我都已經要停下來確認4次。
還好。碰到面之後,就一起出發。去集合。他跟我說,我們要在8:30到達集合點。這時的我,對於集合點在哪,將會和誰一起踩車,其實是完全沒有概念;我只知道,一路上,我跟著他就好。大約是08:20左右吧,我們終於抵達真正的集合點–藏龍島。
讀到這裡,你或許會疑惑,以我的速度,去藏龍島怎麽可能要一個小時!你要知道,那時候的我,才剛入坑!再說,當時武漢的路況,又真的是不敢恭維⋯具體的軌跡,我的印象,是由珞瑜路一直向東殺到去關山大道,然後再轉右一直踩,再轉左入湯遜湖北路去藏龍島。這個印象應該不會錯。因為有關這段軌跡的記憶碎片有兩段,第一是「經過光谷轉盤」、第二是「在大路轉左入小路,然後就直通集合點」。而符合以上片段的最短路程,就只有上面的走法。
如果說,從藏龍島出發才算是開始的話,那麽,從學校出發去藏龍島,就只是前菜。但是這個前菜,對於當時的我來說,是幾demanding;加上,我還沒吃早餐呢。朝早七點就出發,我根本就來不及吃早餐;想想宿舍06:30才開閘,哪夠時間!幸好,到了藏龍島,還是有10幾分鐘的時間,讓我稍微補給一下;因為正式出發時間,是8點半,我們早到了點。
出發
回想起來,也幸虧我有時間在藏龍島稍事補給⋯⋯因為接下來的旅程,自藏龍島正式出發之後,就只停一個點⋯⋯就是現今的鳳蓮綫和濱港大路的路口。
那個路口,現在是個十字路口,修葺得很好;但是在2017年,這個是T字路口。那時,東鐵公路還沒通車,還在平整路基;鳳蓮綫到了這個路口,要不就轉左去鄂州,要不就轉右繼續圍著梁子湖走⋯⋯像現今可以繼續直行?你要衝入地盤?
那個路口,在今日看,就像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村鎮的一部分,乾淨整潔;2017年看的話,只會覺得是村落旁的一個大一些,而且還是沙塵滾滾的路口而已。寫到這裡,也不得不佩服中國城鎮化速度之快。
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看見,我車上一支水都沒有。說起來,都怪自己沒有預先買定水壺;那我只能買普通的2元礦泉水。但是,眾所周知,街上買回來的2元水,放到水壺架上,是放不穩的,瓶身太窄了。結果在路上就被減速帶震掉了。也幸好在路途中停了一次,好讓我能補給;不然,剩下來那幾十公里,就沒水喝了。
不過,就算途中有補給,因為礦泉水樽是扭蓋式的,在一行人沒有再停的情況下,途中其實是喝不了水的。或者途中買水,只是一個心理安慰⋯⋯你說我可以停下來自己先飲水再後追?哪有可能?路都不認識,之後原來是追不上的,那怎麽辦?「路口等齊人再出發」這個不成文的規矩,我還是後來才知道的!
補完給之後再出發,因為大家都稍事休息過了,而且濱港大道路況好過鳳蓮綫,所以,大家都踩快了。我沒有碼表,不知道速度;但是我跟在詩朗後面,一刻都沒有放腳,累意漸生,也不會慢到哪裡去。
然而,臨到鄂州城,大約滬渝高速收費站這個位置,我還是跟掉了。我忘了是什麽原因;在我的腦海裡,我只記得,在這一次旅途上,我有一段是獨自一個踩的;為什麽我會記得?因為恐懼感!我是記得那個恐懼感,我跟掉了,而人生路不熟,我怕,我擔心找不回大部隊。
也是到了後來在路口碰到隊友,我的恐懼感才釋除–這時,我才知道大部分拉扯的,都有「路口等齊人再出發」的house rule。在隊友的帶路下,終於都來到大元寶這第二個歇腳點–在前面的隊友,已經在休息了。
合照
說起大元寶,我以為到了大元寶,就已經到了市中心,怎知不是;原來還早呢。所以在上一段,我說大元寶只是第二個歇腳點;休息完之後,還來還有差不多20分鐘的路程才到。虧我還把水都喝完,以為不多久就會入餐廳⋯自作多情!
是的。到了大元寶,其實我已經肚餓;我根本就沒有好好的吃早餐!正當我以為從大元寶出發再踩一會,就會到餐廳,怎知事實是,原來隊友還要踩多一轉西山才肯去吃飯!
西山
西山!對於那時候,和那個狀態的我,實在是爬不上。我連北門都沒入,就放棄了。我看著隊友一個個越踩越遠,把我丟下;這時,我的恐懼感又來了。
幸好!
我碰到一個推車的隊友!
原來他的車故障了!
具體他的車哪裡壞了,我也忘了,甚至是誰,我也記不清了,我只記得,此刻有隊友和我一起,我就不怕了。
還是有隊友好。
等了一會,他們終於都下山了;不過,他們並不是原路下山;他們是從另外一邊下山的。但是集合地點,依然是原路的山腳。他們繞了回來。
折返
而到了現在,才真的是要去吃飯⋯⋯謝天謝地!我已經餓得胃痛了。
我們在大路旁的一家餐館吃飯。是能安全放車的。聽他們說,在鄂州能安全放車的餐館並不多,更何況我們現在同一時間放的,是10架車⋯⋯我已不記得餐館的位置在哪。但我有印象的,是餐館離武昌大道和江碧路交界的十字路口只有5分鐘的騎車距離。
食完午飯之後,我記得,有一個隊友下午有要事做,他決定不踩回程,直接坐城際回武昌。於是我們就先到鄂州站。
平生第一次到鄂州站,就已經覺得鄂州站很大;那種大,是香港任何一個車站都絕對去不了的規模。就算沒有真正入站,在站前廣場中亂踩,也已經感受到那種大,那種氣勢。
那送完隊友入站之後,就開始歸途了。也是原路折返,經鳳蓮綫回。我只記得,還沒回到鳳蓮綫,我就已經累了;詩朗看到我快不行了,還教我可以大餅細飛地踩,「會慳力d」。然而,我更記得的是,我是連大餅細飛都踩不了,只能細餅細飛;就這樣撐著回程。也管不了到了鳳蓮綫末段,因為我踩得太慢了,索性不等我的隊友:因為太陽已經收了,夜晚踩很冷,他們說不想;他們決定先回藏龍島了。
帶著一點遺憾的長途
被丟下了,所以就有一點遺憾?非也。
是我始終都未上過西山。
那次之後,原本我以為來日方長,我還會有機會上西山;誰料到,到了今日,我也未上過去。
也就是這個遺憾,教會了我一件事:現在能做的,就趕快做;現在能見的,就趕快見。不要等到沒機會了,再來追悔。
話說回到藏龍島,也沒有人等後到的隊友,大家早已散夥;雖然如此,回程的時候,跟著詩朗踩,人雖疲倦,心卻依然興奮。入坑了才沒多久,就可以拉扯著完成一個100多里的長途;當然,最緊要的,還是在路途上,一直在給我無形壓力的隊友。這個旅程,如果不是他們,我又怎會能夠激起自己的意志,在連車都未控穩的情況下,就可以即日來回武漢和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