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你們不知道,我決定要和萬聰一起玩這個聯盟,也有我的個人因素:

我復讀過一年高三。因為我的高考成績不好,而我又不想讀副學士,我選擇了去別的學校復讀一年;這就造成了我比我原來高中的同學都要遲一年畢業。我選擇復讀的時候,我看著他們升大一:是香港本地大學畢業的,都是港大、中大、科大;如果是著草,不是牛津、就是麻省理工,怎麼都有個ANU。到我再次在高三畢業的時候,我第二個高中的同學,大多都比我有更好的出路。我在第二個高中有個學弟,他是17級北大生。到了現在,看見他們不是進了Sidley、Deloitte、就是PwC 之類的跨國企業,剛剛我在Linkedin那裡,還看到有一個當上了牛津國際創業家學會主席。

也許你們會認為,在香港讀書,會比大陸競爭小;人數上的確比不上,但是激烈的程度,也絕對不比大陸的低。很明顯,我在與香港高中同學的競爭中,我是一個輸家。

所以我毫不猶豫的玩車協和聯盟:至少在他們面前,我還會有一些自己認為可以帶動他們討論的話題,而不是只是附和。我也很想跟去了北大、清華、復旦讀書的他們證明,我去了武漢,一樣可以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面,自2018年,也就是我升大三的時候開始,有很多我認識的學弟,都來了大陸讀書,去的,大部分都是比武大更好的北大清華。那個時候,我已經深深感受到,我的相對優勢,已經逐漸消失。現在,我是要和我的學弟競爭。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找另外一個方法,來盡可能保持我的相對優勢。所以殷萬熹找我的時候,我沒有考慮太久就答應了。

當然,殷萬熹找我,只是在車協方面;而我和萬聰的合作,卻是在我於當時車協形勢的考慮。而個人因素,也當時有一定的份量:假使我真的能通過玩聯盟,成功復興車協,以及帶動了武漢高校車圈的發展,那我在我的高中同學面前,至少,也多了一些談資。

(5)

其實我和萬聰之間,我更似是他的追隨者:一直以來,我都是出於一個要成就他玩聯盟的角度,來玩這個聯盟。我自認,我給聯盟的所有設定,和我一直以來在車圈的打點,都是為了幫助他建立聯盟的理想。

至少,在為武漢高校車圈未來發展打點這一方面,我比他遲半年起步。

萬聰在2018年9月的時候找到我,而我當時對他在武漢召集各位會長成立聯盟的想法,是完完全全的不感冒的。我當時的想法,也和大家一樣:你玩你的,我搞我的車協。因為在我與他第一次QQ電話之後,我也是和你們一樣有同一樣的想法:萬聰,你憑什麼去叫我聽你的?

後來,到了12月,我給當時的車協定的「外聯推動內部發展」政策確立,我就開始有意識地為車協拓展外聯。不過當時的外聯,也僅僅是和那些會找閻立威的車協交流而已。

到了2019年3月,萬聰召開了會長大會。那個時候,我只是參與者。他成功的邀請27家車協的負責人來參加這個會議。在他正式開始之前,我已經開始在想,既然我的車協要拓展外聯,為什麼我就不撿個現成?

開會的時候,我很記得他又要按PPT,又要在黑板寫字;他要總結各會長所提出的,關於如何聯合一起使自己的車協更加好的觀點。我看見他好像有點忙不過來。於是我就站出來,拿起粉筆代替他寫。我和他事前並沒有溝通;完完全全是自己亂入的。但是奇怪的事發生了:竟然有會長開始向我問問題。

那個會,其實是開得有點狼狽:因為到最後,竟然變成在共享各車協公車的問題上爭執不休。光那個問題,就擾攘了一個小時,以致到萬聰本身還沒說完的,因為時間關係,都被迫略過。不過,無論如何,我們總算達成了一個共識:就是先找幾個會長代表協會先把聯盟給成立再說。連萬聰在內,有九個會長主動站了出來。我當然是其中一個。

我們九個人當中七個,於4月27日又約了出來,共同簽了一份聯盟成立聲明。那份聲明是我寫的—以《中英聯合聲明》中文版為藍本寫出來的。在華科簽訂。到那時,聯盟算是正式成立了。但是,一直到2019年11月24日,第一屆理事會和管理層才正成成立。

管理層遲遲都不成立,是因為聯盟成立的時候,大家都要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而且,也有兩個更重要的原因:

首先,根本沒有人能組成管理層—當時大部份車協都不太景氣,又怎麼派到人來聯盟管理呢?
第二,聯盟雖然成立了,但是,當時無人知道它應該怎麼運作。架構是什麼?模式是什麼?沒有人知道。至少在這些方面,萬聰當時是沒有說的。

我不知道他當時在這方面,有沒有一個實際的方案和計劃;但聯盟目前的架構,卻是由我設計建立的。

後來的事,也即是2019年9月開學之後發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我也不再贅述。九位會長之中,有七位都退出了聯盟管理層的籌備;就只剩下我和萬聰繼續堅持著。因此,在大家的心目中,在聯盟裡面,我忽然就變成了創始人。

不過這個稱呼,我認為我受得起。即便如此,就我和萬聰兩人之間,一直以來,在所有最重大的事項,我就算有想法,我都是先跟他說;然後再根據他的想法,微調一下我本身的計劃,再公佈出來。

因为,我首先是想要成就他。

(6)

待續。。。。

2019-04–27 簽訂聯盟成立聲明前合影

(其實玩聯盟,當然是為了自己。。。不過,這個「為自己」,是有點迂迴:我是先成就了別人,再在途中同時成就自己。玩聯盟也好,玩車協也好,是的,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我在這個過程,我收穫了人緣,我收穫了一段美好的回憶,在為聯盟和車協的決策中,我也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思維模式。我的學歷,永遠都不會比得上我的高中同學、甚至我的學弟;但是我,或許可以利用我在玩聯盟的時候所建立的思維方式,在將來某一個時間點,把他們統統超越。)

本文初次載於聯盟官Q https://user.qzone.qq.com/2394748687/blog/1608234762

支持 Kilian,Share 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