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

作為中華文明之精髓,易本身,充份突顯炎黃子孫的智慧。易之成書,由傳疑時代到戰國,差不多二千年;二千年的發展,由占筮歸納出哲學,再發展到強調「位」,背後隱藏了多少段黑暗而殘酷的歴史事件。每一爻,背後肩負著多少段已不為今人所知的歷史事件。

常言道,「以史為鑑」,但我們要「鑑」出教訓,未必需要把歷史都讀一次;可以讀易。易本身,就已經是教訓的精華。當然,若想借占筮來安心,也可。甚至不需占筮;想想你現實「位」於何處,再分析、代入到認為最合適的卦和爻位上,現實該怎麽做,自然知道。

學易十五年,從易學到的,正正就是如何安安份份做人。安安份份做人,就是中、就是正;就會應、就會亨;就可以站得更高,望得更遠。「隨時之義大矣哉!」

Go to Top